南京啟動第五次古樹名木普查 “市花”梅花**納入保護范圍

      

                              來源:江南時報

古樹名木是南京極為寶貴的自然和人文財富,也是城市中**有生命的文物。昨天,南京市園林局公布第五次古樹名木普查結果,本次新增134棵古樹名木,加上以前普查的1263株“綠古董”,目前戴上南京古樹名木“身份證”的樹一共有1397棵。值得一提的是,梅花山的“別角晚水”等梅花也**加盟綠古董大家庭,民國時期栽種的一批以法桐為主的行道大樹,雖未達到古樹名木級別,但也列入后備資源,將被悉心呵護。江南時報記者 徐昇

  30年共有45株綠古董死亡

  南京市園林局社會綠化處副處長趙忠山介紹,從1978年南京**次古樹普查至今,南京的古樹已死亡45棵。說起古樹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建設。比如原下關區編號“502號”的絲棉木,是因開發商野蠻施工而放倒;還有一株位于水游城附近的絲棉木,由于本身長勢枝葉繁茂,樹干又曾開裂,去年遭遇臺風后折斷。對于已死亡古樹的編號,園林部門將用新增的古樹填補空缺。

  此次普查后,園林部門將為古樹名木設置圍欄、支撐、避雷等保護設施,并對普查中發現的古樹名木生長衰弱、病蟲害、枝干腐爛等問題,組織專家論證,采取技術手段進行復壯。

  古樹與當地歷史文化息息相關

  記者發現,普查中新增加的綠古董大部分都和歷史文化緊密相關。比如,鄭和公園的一株紫藤,樹齡達600年,是南京*古老的紫藤,相傳是鄭和種下的。位于湯山街道湖山社區湖山村內的一株銀杏,樹齡1000年,唐朝種植。據考證,此處原為古慈善寺遺址,太平天國時被毀,現剩一棵老銀杏樹。當地老人說,唐時即有此樹,已有千年,供為“神樹”,由于村民保護,現枝繁葉茂。

  新發現的古樹當中還有不少珍貴、稀有的樹種。比如園林部門在南京林業大學里發現的一株東方杉,樹齡雖然只有52年,但它是有名林學家、南京林學院(今南京林業大學)教授葉培忠于1962年利用墨西哥落羽杉與柳杉屬間雜交而成,命名為“培忠杉”,品名“東方杉”。該樹于2004年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2007年獲美國植物**。此外,還有一株位于南林大的秤錘樹,是建校初期種植。該樹是南京的特有樹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梅花**加入古樹名木保護范圍

  園林部門表示,今年還**將南京的“市花”梅花納入古樹名木保護范圍,在梅花山上有著百年歷史的“別角晚水”、“雙碧垂枝”、“單瓣黃香”、“南京紅”、“單瓣跳枝”、“乙女”6個品種的梅花也名列其中。

  大名鼎鼎的“別角晚水”位于櫻花園民國廊西側,是南京梅花山土生土長的“天下**梅”。上世紀70年代,“梅花院士”陳俊愉在老梅山上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從來未見過的梅花,花瓣層層疊疊,有三四十瓣。后來梅樹衰敗、梅山歷經變遷,陳俊愉再次造訪卻遍尋不著。直到1993年,陳俊愉尋遍全山終于發現一株,非常珍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普查還**加入古樹后續資源。后續資源指的是樹齡80年以上但不足100年,或者是有一定價值但還沒達到古樹認定標準的樹木,將予以建檔保護。本次納入古樹后續資源保護的共有1823株,在全市各區均有分布。

  此外,民國時期栽種的一批以法桐為主的行道大樹,是南京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南京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趙忠山介紹說,為保護好南京的民國行道大樹,在本次普查中園林部門對這些大樹進行了**的調查統計。列入統計的民國行道大樹共2702株(中山陵1473株已同時列入后續資源),其中法桐2583株、雪松79株、楓楊40株。

  哪里分布*多?江寧

  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高工朱凱告訴江南時報記者,截止到2014年12月,全市11個區都已對古樹名木進行了拉網式復查。這次新增的134棵古樹名木主要集中在江寧、溧水、高淳等郊區,其中江寧新增的古樹*多,大部分是圓柏、銀杏、黃連木、重陽木等長壽樹種,比如江寧有一株1000多年的古銀杏,溧水和高淳都發現了1500年的古柏樹,在高淳樟樹下村還發現了全市*高大的重陽木,六合發現了全市*粗壯的黃連木。

  朱凱介紹說,前四次普查側重主城區,而第五次普查擴大的南京全市,深入南京600多個公園景區、居住區、工廠、學校、寺廟、駐寧**、名人故居,特別是走訪了郊區和歷史文化名村,因此發現“綠古董”的數量將會增加。

  為何“樹王”多長在溧水、高淳、江寧等郊區,市區反而不多?比如,南京*古老的銀杏長在溧水石湫上坊村,樹齡1800年;江浦惠濟寺三株巨大的銀杏,有1470年以上歷史。朱凱分析,郊區的古樹周邊大多是空曠的農田,利于古樹生長,而且村民都將這些古樹看作是風水樹,代表一個村的興旺發達,村民非常愛護它們。然而,主城的古樹卻因為城市建設,經歷了太多變遷,小環境的改變或者周邊的違建干擾,生存不易。

  這兩件事你必須知道>>>

  想知道古樹歷史,哪里問?

  可掃二維碼了解古樹前世今生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園林部門將設立標識牌,對新增的古樹名木和遺失標識牌的古樹名木,重新制牌掛牌。對位于公園景區和重要場所的古樹名木,將設立石牌和二維碼,方便市民參觀游覽。目前,南京市政府大院里的一些古樹都豎起了石碑,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就能知道樹木的名字和歷史故事。

  另外,雷電對于古樹也是一種傷害,比如在高淳古戲臺附近的一棵黃連木,就曾遭遇過幾次雷擊。雖然黃連木這種樹種的自愈能力比較強,但雷擊仍然對它造成不小的傷害,長勢變得衰弱。園林部門下一步將對容易遭受雷電的古樹名木安裝避雷針,它們主要位于路邊和較為空曠的環境當中。

  園林部門還將加強與市規劃、土地、建設部門的協調,將普查數據資料納入信息管理系統**享,確保古樹名木在城市建設管理中得到保護。園林部門表示,請市民百姓繼續關注南京的古樹名木保護,提供線索,電話為68229933。

  想認養古樹名木,怎么做?

  南京即日啟動認養,期限一年

  昨天,南京市園林局公布了2015年古樹名木認養辦法。即日起至4月20日,單位以及個人可通過各區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登記報名,認養期限為一年,可認養一株或多株數目,也可多人認養一株。

  據介紹,經過認養后,產權仍為原產權單位(人)所有。認養對象包括南京市域范圍內、經市政府批準、掛牌的古樹名木。認養報名時間至4月20日,認養期限為1年,到期后可申請續期。

  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等認養**古樹名木不少于500元/株、認養二級古樹名木不少于300元/株的,可懸掛認養牌;家庭及個人認養**古樹名木不少于200元/株、認養二級古樹名木不少于100元/株的,可懸掛認養牌。認養牌上將署上該古樹名木的認養單位名稱或個人姓名,并頒發認養榮譽證書,具體相關情況請登錄南京市園林局官網查詢。園林部門將設立認養專項賬戶,捐資實行專款專用,用于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

  此外,認養人對所認養的樹木應當積極參與管理,每年參與管理和探視不少于兩次,并將樹木的生長狀況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