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3日訊(記者 匡春林)電瓶車前,游客有序上下;景點門口,游客依次而入……這樣的“文明風景”在長沙景區隨處可見,景區成為傳播禮讓文明風尚、展現市民文明素養的新的“文明窗口”。去年以來,全市各景區通過持續深入開展“文明,從排隊禮讓開始”主題實踐活動,讓景區內排隊禮讓蔚然成風,也讓游客更開心舒暢。
橘子洲景區內,市民游客有序排隊,處處洋溢著文明禮讓氛圍。 均為長沙晚報記者王志偉 攝
橘子洲景區 景校共建 文明引導
游客眾多,更需要游覽有序。今年以來,橘子洲景區持續開展排隊禮讓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打造“排隊禮讓”景校共建學雷鋒志愿服務品牌,讓景區游覽秩序更文明。
目前,橘子洲景區與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商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等13所高校簽訂了學雷鋒志愿服務共建協議,積極開展文明禮讓等志愿倡導活動。每逢周末及重大節假日,以及每月1日、2日、11日、22日,來自13所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就會堅守在景區的觀光車候車處、售票處等地,文明引導游客有序上車、有序排隊購票,同時開展旅游咨詢、幫老愛幼、醫療救助、環境保護等志愿服務活動。
一年來,橘子洲景區開展景校共建學雷鋒志愿服務、文明禮讓倡導活動80余批次,吸引400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參加。
長沙火車站售票大廳內,旅客們自覺排隊購買車票,秩序井然。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 紅色服務 貫穿全年
在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全年開展的紅色志愿服務,讓紀念館內的文明禮讓之風長盛不衰。
在紀念館,由全體干部職工組建的“紅旗志愿服務隊”,365天輪班開展志愿活動,引導游客文明禮讓,自覺排隊。
紀念館還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開設以“我是紅色小傳人”為主題的小志愿者培訓班,吸引了大批中小學生報名參加,200余名學員還被聘為紀念館“杰出小志愿者”。每逢節假日,這些小志愿者就會穿梭在紀念館內,以身作則引導市民游客文明禮讓。
紀念館還在館內開設“文明禮讓光榮榜”,及時記錄眼前主動禮讓、主動維持秩序、主動幫扶他人的游客典型,鼓勵更多人加入文明禮讓的隊伍中來。
楊開慧紀念館 文明宣講 點贊禮讓
今年以來,楊開慧紀念館深入開展“文明,從排隊禮讓開始”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板倉老年志愿者服務隊、學雷鋒志愿者等志愿服務團隊示范**,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全覆蓋、深推進的文明禮讓氛圍。
在紀念館,人人都是文明禮讓宣講員。紀念館積極發動全體職工加入文明禮讓宣講隊伍,并通過強化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工作職能、增加文明禮讓勸導崗位,以及開展“黨員先鋒崗”“我是黨員我帶頭,文明禮讓當先鋒”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倡導文明禮讓之風。
紀念館充分發動板倉老年志愿者加強勸導力量,通過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在紀念館參觀的主要區域維持參觀秩序、引導有序排隊等,為游客提供一個清爽有序的參觀環境。紀念館還組織開展“我排隊、我快樂、我禮讓、我光榮”主題志愿服務引導活動,在景區主要出入口引導車輛有序停放、游客有序入場,營造文明禮讓良好氛圍。
全方位
文明排隊禮讓深入各崗位
在長沙汽車東站,得益于全方位深入推進文明排隊禮讓倡導活動,排隊禮讓文明之風正盛,文明排隊氛圍正濃。
在汽車東站,“文明排隊禮讓”活動深入各崗位,做到全員知曉、全員行動:在車站三品檢查入口、實名制進站口等人流密集處,車站放置護欄、隔離帶,并設置“文明禮讓示崗”,引導旅客有序排隊;車站服務總臺也是學雷鋒志愿服務點,志愿者們每月1日、2日、11日、22日定期開展排隊禮讓倡導活動,對購、檢票旅客進行文明倡導,勸導不文明行為。今年以來,汽車東站共接待乘客9000余人次,開展“排隊禮讓日”活動42次,勸導不文明行為100余次。
高科技
智能系統助力排隊禮讓
智能系統來助力,有序進展更快捷。在長沙火車站,與高科技結合的排隊禮讓工作,讓旅客進出站更通暢。
據介紹,長沙火車站設有進站口、售票廳兩處排隊禮讓點,每月排隊禮讓日均有志愿者開展文明禮讓倡導活動。節假日等客流高峰期,長沙火車站還會聯合高校志愿者,在保證站區秩序的同時,向旅客宣傳排隊禮讓的理念。目前,長沙火車站在進站口特別啟動人臉識別進站系統,每次只能通行一人。該系統在提升旅客進站效率的同時,也進一步規范了旅客排隊行為。當旅客通過閘機進站時,智能服務數據系統還會自動將65歲以上老人的信息發送至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可立即對需要幫扶的老人進行幫助,實現對特殊人群的禮讓。
有特色
志愿者持提示牌守護斑馬線
開福區望麓園街道依托全市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在早晚交通高峰期,在街道轄區內的各個交通路口和公交站臺開展獨具特色的文明引導活動,讓這里的交通路口通行更暢通。
在松桂園路口、蔡鍔路營盤路口的文明排隊禮讓示范點,志愿者多人一組,手持醒目的紅色提示牌,守護在斑馬線兩端。當紅燈亮起時,志愿者面向道路,橫持提示牌,巧妙地“封閉”斑馬線。而綠燈亮起時,志愿者則側過身體,收回提示牌,解開“封閉”之路,排出四列出入口方便行人有序通過斑馬線。
在各個公交站臺,志愿者們手執小紅旗,在每輛進站的公交車到站時,耐心勸導并提供服務。
在市一醫院,志愿者分布在醫院門診大廳、收費處、藥房等人流密集處,開展排隊禮讓的宣傳和疏導工作,并向患者和家屬發放排隊禮讓活動倡議書,普及文明禮儀知識。遇到有患者、家屬主動排隊禮讓的行為,志愿者還現場示意,為他們的文明行為點贊。
學習文明手勢禮 學做排隊禮讓花
瀏陽市朝陽社區開展文明排隊禮讓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文明教育,從青少年抓起。日前,瀏陽市淮川街道朝陽社區組織開展“文明手勢禮點亮未來,排隊禮讓花伴我成長”主題教育實踐活動,80余名中小學生現場學習文明手勢禮,學做排隊禮讓花,爭做文明禮讓“小小傳播員”。
當日,學生們來到瀏陽市勞動路口開展文明勸導活動。引導行人按照交通信號燈從斑馬線通行,扶老人、孕婦過馬路,通過實踐,學生們深刻感受到了文明禮讓的重要性。
“文明斑馬線手勢禮由司機讓行手勢和行人點贊手勢組成。司機伸出手掌,掌心向上,根據斑馬線的行人行走方向,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滑動;行人沿斑馬線走,伸出讓行側的手做點贊手勢,向讓行車輛表示感謝。”活動中,在社區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孩子們認真演示文明手勢禮,動作做得有模有樣。
社區還特別邀請面塑非遺傳承人來到現場,教孩子們用面塑的傳統手工藝制作排隊禮讓花。“文明禮讓花共11朵花瓣,代表了排隊日和斑馬線。前面顏色較深的五朵花瓣,正面看起來就像是一只和平鴿,代表平安;豎立起來,就是一個為禮讓行為點贊的手勢。”孩子們一邊聽老師的介紹,一邊認真地搓揉出花瓣的形狀,按照步驟制作象征榮譽的花朵。
“以后在馬路上看到司機給我讓行,我就會伸出手給他(她)一個大大的贊。”學習過程中,人民路小學二年級學生黃熙恩說。
責任編輯: 鄧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