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旅游產業觀察
1
養生休閑度假基地開發
臺灣臺一生態農場
臺一生態教育休閑農場宗旨以自然生態教育為主,倡導“從一粒種籽觀察生命的奧妙”,有一座全亞洲*大的蝴蝶生態館和甲蟲生態館、押花生活館、親子戲水區、浪漫花屋、可愛動物區、渡假木屋、景觀花園及各類生態標本區等。
近年來農場內也增加了水上花園餐廳、花屋、光合廣場、仙人掌生態區、押花生活館等休閑、生態區,*特別的就屬農場內的 “花神廟” 。廟旁還設有 “花神許愿池” 可供來此的民眾許愿。總占地約13公頃,集合花卉造景、自然生態與悠閑住宿之休憩場所,視野面積數千公頃。精心規劃的特色主題有:花神廟、雨林風情館、蝶舞館、綠雕公園、綠茵廣場等。園內設計概念是將花卉、植物融進建筑、屋頂、墻面,整個農場如同一場小型花博展。
臺一生態教育休閑農場的特點和功能性清晰,主要包含以下六種。
1、自然生態教育
農場主人以個人獨到的見解開創了這一片花的精致農業,從小規模的苗圃到多元化發展,將休閑與生態融入他一手打造的奇幻花園仙境中,農場里的每一處園區都可發現他的用心以及對花的真情熱愛。
2、沉淀心靈
農場主人用心的將其打造成一座可讓人遠離塵囂的百花仙境,并歡迎您一起來參與享受。用專業貢獻社會,提供知性觀光資源。
3、三生一體
生活、生態、生產的多元化功能,并表現出農村風味,我們積極將精致農業發展成觀光資源,使農場生產的花卉能夠巧妙地應用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為您的周日假期增添許多生活情趣。埔里地區山明水秀、水源充沛,所培育出來的花卉品質高居全省之冠。
4.花卉主題融入
臺一生態休閑農場花卉是臺一經營體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農場里到處都可見到由臺一所生產的高品質花卉,不管是花柱、花墻、花屋的景觀營造或水上餐廳的精致花卉餐,在在都可發現臺一對于花卉培育的用心及對品質的嚴格要求,透過花卉的應用,也顯示不管是在日常生活里亦或在生態教育中,臺一一直不斷想呈現給游客美不勝收的一面。
5.生態建構
配合生態資源做*適當的建構,所使用的材質均以木材、竹材及農村所習慣使用的自然材料為主,此種做法雖然成本耗費較大,必須定期更新、養護、維修等等,但為維持*自然的生態環境,我們仍堅持以不破壞生物棲息的環境為原則。
6.游客體驗活動
農場內有多項DIY課程,如押花鑰匙圈、押花紙扇、組合盆栽以及青蛙黏土蠟燭等體驗教學,讓游客在體驗過程中,能更進一步認識農業生產、生態和生活的另一層面,滿足其對自然知性、感性的求知欲望,并啟發游客內心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及復育的重要認知及引發其更深一層的省思。
2
生態農業旅游開發
桂林休閑農業四季游
桂林重視農業生態旅游資源發展,向社會推出“魅力桂林鄉村農業四季游”為主題的春之花、夏之涼、秋之實、冬之雪4類20條休閑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并進行重點宣傳、推介。桂林市鄉村旅游產品逐步豐富,已從過去單一的農家樂形式,逐步衍生出食宿接待型、觀光采摘型、特色餐飲型、休閑度假型、民俗風情型、長壽養生型等多種形式,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不斷面市。
桂林休閑農業四季游作為大陸地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十大精品線路之一,有兩大特色景區分別為:劉三姐茶園以及義江緣景區。
1. 劉三姐茶園
劉三姐茶園位于臨桂縣五通鎮,屬中亞熱帶季風,距離桂林市僅23公里。茶園主要以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及生態農業和旅游觀光為經營思路。茶園文化底蘊深厚,是解放初期《劉三姐》影片采茶片斷外景拍攝現場,茶園建筑風格獨特,設有茶膳餐廳、品茗軒、亭、閣、農業綠色食品基地、各種土養家禽養殖場及水果生態園等;茶園還有現場茶葉采摘、加工展示、茶藝表演、劉三姐實景表演、山歌對唱等。游客不僅可品到我國出產的茶葉,也可親身參與到種茶,采茶、加工茶等環節中去,充分體驗中國茶文化。
劉三姐茶園建筑風格獨特,不僅包含場茶葉采摘、加工展示、茶藝表演等,還包括劉三姐實景表演、山歌對唱。
2.義江緣景區
義江緣是一個以臨桂文化為背景,桂西北少數民族風情為主題的大型景區,有“桂林風情**村”的美譽。可以近距離的領略桂西北特有的農家風貌、農耕文化和田園風光,也可領略到臨桂八景之首的 “ 義江風光 ”。
風情演藝,水道—義江風光、苗家蘆笙迎賓表演、壯族歌仙山歌表演、對歌、土家族花鼓表演、龍勝長發瑤表演、侗族大歌表演、義江流域漁家捕魚表演。風光如畫的義江緣景區江面上,匯集了桂西北少數民族風情演繹的精華。義江緣特色美食:尼姑素面 相傳是桂林月牙山尼姑庵所創。面條用清水煮熟裝碗,將湯放人,再加上桂林腐竹、黃菜、素火腿、面筋等素菜和佐料,鮮香爽口,色香味俱佳的尼姑面即可食用。尼姑面以七星公園內月牙樓的*負盛名。基于地域歷史、民族文化特色、風俗節慶活動進行創意開發值得借鑒。
3
農產品創意打造
浙江省平湖“西瓜燈”
浙江平湖有“中國西瓜之鄉”的美譽,擁有4個千畝上等瓜基地,平湖西瓜的產、供、銷實行統一名瓜商標,統一種植編號,統一上等良種,統一規劃布局,統一質量標準。西瓜燈是平湖民間流行的一種民俗文化,已是浙江省民間藝術保護項目之一。西瓜燈是在西瓜上雕出各種精美的圖畫,內置蠟燭或電燈。1991年舉辦平湖首屆西瓜燈文化節以來,至今已舉辦多屆,已成為浙江新余市的文化名片。
浙江省平湖“西瓜燈”作為當地特色農產品,首先發揚地方民俗,提升了平湖城市綜合實力;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借民間藝術發展創意農業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參考來源:
武泉丞《現代生態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研究--以蘇家坨鎮北部地塊為例》
文章來源:新型城鎮化研究中心
責編|王鋮鋮
美編|高國麗
校對|李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