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5 08:03:33 来源: 扬子晚报(南京)
每个商标都有自己的品牌LOGO,每个城市呢?贵州的一位设计师石昌鸿,花了两年时间为国内34个省市设计了“城市标志”,他将省市的自然景观或是人文特色融进了地名里,传统与现代结合,每一笔都藏着匠心独运的小惊喜。这组“城市标志”传上网后,迅速“攻占”各大社交平台,短短9个小时,阅读量便突破10万+。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设计 每个标志都**当地特色
这组**创意的“城市标志”能够在短短9个小时里刷爆朋友圈显然是有原因的,每一张图里都藏进了设计师的太多“小心思”。江苏读者看到“苏州”两个字的设计稿,一定会会心一笑,苏州的“苏”字,草字头下方的“办”被设计师设计成了“六角形”,和苏州园林里的六角形窗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园林里*常见的植物竹子,则在“苏”字的草字头部分,和“州”字的字形上体现得惟妙惟肖。另一座城市哈尔滨的设计稿里,“哈尔滨”三个字竟然是盯着“洋葱头”出现的。原来,位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地理位置上靠近俄罗斯,城市里有不少俄式的洋葱头建筑。因此哈尔滨的地名也成了“洋葱头”。
不光是字形上的设计,设计师在创作省市地名设计稿时,还考虑到了颜色的搭配。“北京”两个字化着京剧花脸妆,五颜六色。组成土楼形状的“福建”两个字,就连颜色也和土楼靠近,呈暗灰色。凭借着青山绿水而闻名国内的桂林,地名也相应了“青山”的颜色,一片青绿。不管你是否去过这些城市或是省份,只要看到这组设计稿,一定能一眼找到当地*有特色的风景。
网友 根据设计稿玩起“猜景点”游戏
微博网友们也根据石昌鸿的设计玩起了“猜景点”游戏。“各位知道图片上都有哪些景点么?”“@且玩”在微博评论里抛砖引玉。接龙的网友们猜得不亦乐乎。部分城市没有被石昌鸿选入设计稿,网友们感到委屈,“连西湖都有了,为啥没有我大天津?”
设计师石昌鸿在发布设计稿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问题,他特别做了说明,“我这套标志是自己创作的,展现大好河山的无限魅力。还有一部分仍在创作中。”为什么**批的创作设计会选择苏州、哈尔滨等省市,石昌鸿也做了解释,“这些标志都是以我个人对当地印象*深的地方和根据字体需要来结合和设计成的图形。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印象,所以不可能都一一表现出来,希望大家见谅。”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了石昌鸿,他是一位85后。石昌鸿告诉记者,设计这组“城市标志”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全是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见缝插针”的进行创作。“没有商业目的,纯粹就是有了灵感,于是就开始设计了。”石昌鸿说,自己的设计灵感都来自生活,“我对生活很敏感,喜欢关注生活中微小的细节,设计作品不能完全天马行空,要说得通,灵感就是从生活中提炼、提纯的。”
很多“城市标志”乍一看像是用毛笔画出来的,但实际上石昌鸿却是在电脑上,通过矢量软件一点一点“描”出了毛笔的精细感。石昌鸿说,想通过这个系列的作品,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