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太湖旅游景区冲5A
来源:苏州日报 时间:2011年8月11日
本报讯(记者 顾玲 见习记者 董捷)三级游客服务中心水陆并用,景区内可以“远程候机”,在农家乐吃饭还能看民俗表演……吴中环太湖旅游两年要“整装”提升。记者昨天从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动员大会上获悉,吴中区将投入15亿元,重点对服务网络、交通、综合环境、管理体系四大方面进行整改,**提升环太湖旅游服务质量。
吴中区拥有五分之三的太湖水域,苏州80%的丘陵山体,独占了太湖13景中的6景,拥有国家4A级景区6个,以及国务院首批建立的***太湖旅游度假区,是太湖山水资源的精华所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吴中区将以太湖度假区(中心区、西山、光福)为主体,联合穹窿山、东山、旺山景区进行捆绑创建国家5A级景区。
景区定名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争取通过两年时间建成中国面积*大、通达性*强的国家5A级景区。
记者在动员大会上了解到,对照5A级景区创建标准,吴中环太湖旅游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旅游人次大幅增长,但短途游客偏多、逗留时间偏短,尚未真正形成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点状优化为主,没有实现整体的提升,各景区基本是“亮点”和“短板”并存等。为此,吴中区制定了《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创建5A级景区提升方案》,并于近期通过论证。
根据“提升方案”,吴中区将重点对环太湖旅游服务网络、交通、综合环境、管理体系四大方面进行整改。在苏州绕城高速西山互通南面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在西山、光福、东山、穹窿山、旺山景区设立二级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改造景区内各分景点的三级游客服务中心,形成水陆并用、多级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网络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内还将设远程候机楼,连通周边各大机场,方便游客换乘。景区内旅游公交专线车将与高架桥、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无缝对接,形成一个通畅顺达的旅游对外交通网络。同时,在旅游高峰期实施交通管制、多级换乘、水路分流等措施,缓解旅游交通压力。
由于此次创建景区区域较广,沿线综合环境至关重要。根据前阶段调查摸排掌握的情况,需改造线路总长102公里,其中重点路段44公里,涉及住户1450户,改造项目主要包括道路绿化提升和护坡改造、三线入地、建筑外立面“穿衣戴帽”等,确保与景区风格相协调,烘托景区特色。此外,为*大限度整合资源、理顺机制,吴中区将组建苏州太湖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实施对景区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宣传、统一营销、统一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