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娇 江郎梦圆

      
                            2010-08-03 05:28:00 来源: 浙江日报(杭州)

本报杭州8月2日讯

记者 陈扬渲 毛广绘 通讯员 姜小武

     今天是个值得记住的特殊日子,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对“中国丹霞”项目的审查表决,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丹霞”6个联合申报地中,有浙江的江郎山,这也是我省**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消息传到江山,当地民众欢呼雀跃。在城区,社区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在电子显示屏上打出了“热烈祝贺江郎山申遗成功”的字幕;在江郎山所在地石门镇,农户放起了庆祝的鞭炮,江郎山村党支部书记周忠亮激情难抑:“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终于成功了!”

     遥望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三块巨石拔地如笋,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天宇之下,那雄伟奇山夺目而来,令人一时间不敢发一言。奇山自古如此,无语默立千万年。让它载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关部门走了整整3年多。

     2006年底,国家住建部决定启动中国丹霞地貌系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以“自愿申报”原则向各地发出倡议,与会的江郎山风景管理局负责人周德善马上向市里汇报,在得到明确指示后当场在倡议书上签字。

     于是,江郎山与其他9个丹霞地貌景区共同加入了捆绑申遗项目行列。后来经过几轮筛选,国家决定江郎山连同广东丹霞山、湖南莨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6地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申报世界遗产要经过报送材料、材料审核、考察评估、确认提交、大会表决等5关,江郎山提名地的价值、完整性和保护管理是申遗工作的重点。在“中国丹霞”申遗办和浙江省建设厅等单位的帮助下,江山市编制完成了相关研究报告和申报文本,利用多种途径向国际社会推介,积极争取专家的支持。

     对景区范围内生态资源的保护管理,当地每一项工作无不细致入微,甚至“雕琢”到了一个指示标志牌的更换、一根枯树枝的清理。尤其是景区疏林地的复绿和病虫害防治,更是不惜高价投入,力求还原生态。

 

      申遗在江郎山下深入人心。3年多来,面对江郎山申遗所开展的各项整治,几乎没有人说过“不”字。江郎山村的毛武宗率先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很多村民举起榔头砸掉了自家楼房,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换回了江郎山景区面貌的改变和生态的恢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专家保罗·丁沃在考察江郎山时,不禁赞叹江郎山地质地貌资源丰富、景色优美,具有全球**的自然特性、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江郎圆梦,浙江在等待多年之后终于拥有了**处世界遗产。今天,一支保护世界遗产江郎山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在江山正式成立,志愿者们走上街头、来到景区,在告诉行人和游客喜讯的同时,也发出了保护江郎山的倡议。

     申遗之路已经结束,但一切只是开始。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领域标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