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展览网>资讯中心>行业动态>上海谨慎调控房地产未来5年保持2004年规模
上海谨慎调控房地产未来5年保持2004年规模
时间: 2006/4/17 0:00:00        来源: http://www.cnworld.n        浏览量: 316067        字体选择:     
 上海市政府已开始收紧房地产市场奔跑的速度,未来五年,沪地产增速将被控制在8%-9%左右。

  近日,记者获悉,受上海市发改委委托编制的《上海十一五房地产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定稿,这份规划为未来五年上海房地产的走势定下了基调。

  《规划》的参与者,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戴晓波告诉记者,未来五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将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总额约为5000亿元。按该发展思路,上海“十一五”时期每年房地产投资将在1000亿左右,这只相当于2004年前后上海房地产投资的规模。虽然这个额度延续了“十五”时期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但由于上海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房地产投资增幅也将明显低于“十五”水平。

  “未来的五年对上海来说,比刺激房地产发展更为‘紧迫’的任务,也许倒是控制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使之不至于发展过快。”戴晓波说。

  土地大量批租时代终结

  《规划》课题组在报告中建议:未来上海房地产理想的发展速度,应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8%-9%左右,以维持上海房地产“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而为了实现这样的增长速度,上海未来五年将通过控制土地开发速度来牵制房地产开发的步伐。“这就是说,未来约一半左右的房地产开发,将是存量土地开发,以前曾经出现的土地大量批租的时代结束了。” 戴晓波说。

  戴晓波表示,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轨迹,遵循了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阶段、投资阶段到**阶段的轨迹。他认为,“十一五”将是上海迈进**经济的起点,届时,房地产的比重将有所减弱。

  据介绍,8%-9%的增速实际上低于新加坡、香港平均12%的水平。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印堃华接受记者采访时���为,由于上海房地产在过去五年累计形成的发展惯性,控制其发展规模不是上策。他认为房地产现在已经达到8%的贡献率,从长远看,保持在12%-15%将是较好的状态。

  “支柱产业”头衔之争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上海工业建设投资比重从60%降至30%左右。房地产业从2000年开始填补工业“部分退出”留出的空白,增加值从3.75亿元增长到373.2亿元,增长近10倍。投资从90年代初不足10亿元,增至2002年的72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33%。此后,上海房地产的投资规模每年都保持着“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增加值则更是从2003年的980亿元起,按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7%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

  从金融方面看,房地产的支配程度日益加深。上海全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在2004年已经累计增加1023亿元,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76%,这1023亿相当于当年上海新房销售总额的一半还多。也就是说,上海中资银行的绝大多数业绩增长依赖于房地产。

  国民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引起了政府的忧虑。去年房地产业调控政策出台后,情况开始急转直下。政府基于打压房产投机为目的的调控措施,其效果已经出现了某种偏离,表现为房地产消费需求受到了抑制。同时,在上海“十一五”规划中,房地产业未被列入“支柱产业”行列,而是被定位为“阶段性支柱产业”。

  实际上,按照支柱产业的定义,对GDP贡献率在6%以上即成为支柱产业。上海房地产在2001年就已经达到6.4%,此后一直以超过10%的速度增加,到目前已经稳定保持在8%以上。戴晓波认为,由于上海在新兴主导产业中寻找新支柱产业尚未有结果,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至少应该坚持到2020年。

  无法回避的房价上涨问题

  4月以来,据上海市房产交易中心发布的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市中心供应量有限,刺激了挂牌房源的成交率和成交速度,内环区域价格出现了微涨。部分地区的楼盘销售再度出现火爆场面。

  据了解,中央对房价上涨的严控态度,使上海方面将“稳定房价”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官方没有就房市转暖发表评论,对房价可能的上扬更是讳莫如深。

  《规划》课题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上海从部门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房地产业是*早向市场放开的,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上海市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超过80%的上海房源掌握在市场主体而不是部门手中,房地产带动的就业人口超过6.5万人,比90年代末翻了三番。

  而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在房地产业出现了与我国现行体制不相容的问题,比如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现在针对房价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大多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烙印。从长远看,这是否有利于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将有待时间的检验。

  • 版权声明:
  • 按照互联网惯例,本站转载作品均已注明出处,其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 如因本站失误未注明出处,请来电告知;本站确认后将立即修正。联系电话:0756-2183620
  • 若转载本站作品中含有“易展展览网”“易展网编”等等有“易展”字样的,均为本站原创作品,请转载时标明转载于本站。
热门资讯
相关展馆
相关展区
他们是这样成功的!
自由就是美
历经一个多月的精心打造,自由美网站http://www.fr...
关于易展   | 联系我们   | 企业文化   | 服务条款   | 网络推广服务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珠海市金信桥营业执照副本 搜索营销*有价值奖 互联网**
备案号:粤ICP备110108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696号